KE-G2250AH-U3H

基本资料

料号
35179
SDS 编号
QLE-489
中文名称
KE-G2250AH-U3H
英文名称
KE-G2250AH-U3H
成分与浓度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熔融硅微粉 60676-86-0、7631-86-9 NA 80~90
环氧树脂 (1) 非公开 NA 1~10
环氧树脂 (2) 非公开 NA 1~5
酚醛树脂 (1) 非公开 NA 1~10
酚醛树脂 (2) 非公开 NA 1~5
炭黑 1333-86-4 NA 0.1~0.5
禁配物

NA

供应商

名称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传真号码 电子邮件
京瓷株式会社 +81-3-6369-9835 612-8501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竹田鸟羽殿町6番地

化学品

# 料号 使用部门 属性 危险化学品
尚无任何资料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名称:    KE-G2250AH-U3H                
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半导体封装用环氧树脂塑封材料                
公司信息                    
企业名称 (制造商)    京瓷株式会社 (KYOCERA Corporation)                
地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竹田鸟羽殿町 6 番地 (邮政编码〒612-8501) (6 Takeda, Tobadono-cho, Fushimi-ku, Kyoto 612-8501, Japan)                
联系方式    化学营业部                
联系我们地址    日本东京都品川区东品川 3 丁目 32 番 42 号 IS 大厦 (邮政编码〒140-8860) (3-32-42 Higashishinagawa, Shinagawa-ku Tokyo 140-8860 Japan)                
电话号码    +81-3-6369-9835                
FAX 号码    +81-3-6369-9840                
紧急联络电话 (中国境内)    0510-8855-4068 (京瓷 (无锡)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2: 危险标识

GHS 危险性类别:
理化危险    非此类
健康危险    
急性毒性 (口服)    非此类
急性毒性 (皮肤)    非此类
急性毒性 (吸入)    非此类
皮肤腐蚀 / 刺激    非此类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非此类
呼吸敏化作用    非此类
皮肤敏化作用    分类 1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非此类
致癌性    非此类
生殖毒性    非此类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单次接触)    非此类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 (重复接触)    非此类
环境有害性    
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危险)    分类 3
危害水生环境 (慢性危险)    分类 3
象形图 (标识符)
信号词
【警告】
危险说明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 烟 / 气体 / 烟雾 / 蒸气 / 喷雾。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 / 穿防护服 / 戴防护眼罩 / 戴防护面具。
防范说明 (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62+P364: 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33+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 / 就诊。
防范说明 (贮存)
无。
防范说明 (处置)
P501: 处置内装物 / 容器按照当地 / 地区 / 国家 / 国际规章。

#3: 成分信息

单一化学物质、混合物的区别:混合物
化学名    Chemical name    CAS REGISTRY No    浓度范围 (%)
熔融硅微粉    Silica,vitreous Silica(Fused)) (Alias:    60676-86-0、7631-86-9    80~90
环氧树脂 (1)    Epoxy resin(1)    非公开    1~10
环氧树脂 (2)    Epoxy resin(2)    非公开    1~5
酚醛树脂 (1)    Phenol resin(1)    非公开    1~10
酚醛树脂 (2)    Phenol resin(2)    非公开    1~5
炭黑    Carbon Black    1333-86-4    0.1~0.5

#4: 急救措施

吸入时:粉尘吸入时,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就医。
粘到皮肤上:用干净的肥皂水清洗。必要时就医。
进入眼睛时:用干净的水清洗。必要时就医。
误食:喝大量水,吐出后就医。
给医生的信息:氧化铝、熔融硅微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炭黑等混炼的符合材料。
 

#5: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切断火源,使用灭火剂灭火。
灭火剂:粉末、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水、干燥的沙子等。
不能使用的灭火剂:无。
特定的危险有害性:无。
灭火者保护:不要吸入燃烧时发生的气体,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具。

#6: 泄露时的措施

对人体的注意事项: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防护用具和紧急措施:处置时戴好手套和防护具,没有紧急的危险性。
环境注意事项:不要漏到河流中。
回收:用清扫工具、吸尘机回收。不要使粉尘飞散。
中和:不需要。
废弃:委托当地政府授权的工业废弃物组织处理。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使用
安全使用事项:没有特别的火灾中毒危险。为免产品变质,不要恢复常温和开封。
排气装置:有微量粉尘产生,建议安装局部排气装置避免暴露。
混触禁止物质:无。
一般事项:使用中禁止饮食吸烟,使用后洗手,进食时脱去被粉尘污染的衣服。
保管
使用、保管:无特定危险。未免产品变质,不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避免阳光直射,使用冷藏冷冻设备保管、运输。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容许浓度:
中国 GBZ2.1-2007: 矽尘 (10%≤游离 SiO₂含量≤50%):PC-TWA 1 mg/m³(总尘)、7 mg/m³(呼尘);酚醛树脂粉尘:PC-TWA 6mg/m³(总尘);炭黑粉尘:PC-TWA 4mg/m³(总尘);氧化铝:PC-TWA 4mg/m³(总尘)。
美国 ACGIH: 熔融二氧化硅:TWA 0.1mg/m³;炭黑:TWA 3.5mg/m³。
工程控制方法:
在完全封闭的体系内操作,或使用局部通排风设备 (最小捕获速度为 30m/min)。作业场所需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并明确标识出来。受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监测方法:
无资料
个体防护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符合 NIOSH 标准或经过相关部门核准的防尘面具 (推荐 DS2 以上)。
眼睛防护:戴合适的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合适的橡胶围裙 (穿防护衣、一般作业服或不要的防尘服、防护大褂等)。
手防护:戴合适的防渗透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作业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如接触到或有疑虑,应立即求医治疗 / 咨询。作业完毕应遵循严格的全身清洗程序。
设备对策:
为免粉尘吸入设备局部排气装置。
卫生对策:
洗眼池。

#9: 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黑色固体
气味:轻微芳香气味
比重: 1.85~2.15 (20℃)
pH 及浓度:无规定
热分解温度: 300℃以上
燃点: 500℃左右
燃烧性:难燃
其他:气味阈值、熔点、沸点、闪点、蒸发速度、燃烧范围、蒸气压、蒸气密度、溶解度、n -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粘度等无数据。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安定性:室温固体安定。
危险有害反应可能性:无危险反应性。
要避免的条件:无。
混触危险物质:无。
危险有害的分解物:无。

#11: 毒理学信息

据 GHS 分类材料的有害性规定所得。
急性毒性: (环氧树脂) 大鼠经口 LD50>10,000mg/kg
呼吸或皮肤过敏:不同人吸入或粘到皮肤可能会产生瘙痒或皮炎等过敏性症状。
致癌性:熔融硅微粉粉中的不纯物 (结晶硅微粉),最大含有量可能到 5%。含有列入 ACGIH (TWA 0.1 mg/m³)、OSHA 和 IARC (第 3 组) 的熔融二氧化硅。

#12: 生态信息

生态毒性、持久性和降解性、潜在的生物累积性、土壤中的迁移性、其他负面影响:无资料

#13: 废弃处置注意

制品:按照一般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当地的法令处理。
树脂类 (热固性树脂)、污染容器、包装、内袋:按照一般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当地的法令处理。

#14: 运输信息

陆地 (铁路 / 公路)    为保持制品特性需要冷藏车、冷藏集装箱。
水路、海上    为保持制品特性需要冷藏车、冷藏集装箱。
航空    为保持制品特性和干冰一起包装后运输。
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无
运输关联国际规制    无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UN 号)    无
联合国运输名称    无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无
包装类别    无
包装方法    无资料
海洋污染物 (是 / 否)    否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年国务院 591 号令),《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 劳部发 423 号)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 通则》(GB13690-2009)、《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年版)、《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易燃固体》(GB 2058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自燃固体》(GB 20586-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氧化性固体》(GB 20590-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爆炸物》(GB 20576-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自反应物质》(GB 20583-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自热物质》(GB 20584-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GB 2058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金属腐蚀物》(GB 20588-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有机过氧化物》(GB 2059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GB 2059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皮肤腐蚀 / 刺激》(GB 20593-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严重眼睛损伤 / 眼睛刺激性》(GB 20594-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呼吸或皮肤过敏》(GB 20595-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生殖细胞突变性》(GB 20596-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致癌性》(GB 2059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生殖毒性》(GB 20598-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 一次接触》(GB 20599-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 反复接触》(GB 2060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对水环境的危害》(GB 20602-2006) 对本品进行分类和辨识。
所有用户必须启用和遵照在本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SDS) 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SAW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MEP)、卫生部 (MOH)、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MHR&SS) 等部门发布的法规中指定的作业人员保护措施以及环境排放控制办法。
针对该产品的 HSE 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 年第 60 号主席令): 作业现场应加强个人防护,预防职业病。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根据作业场所的危害类别,选用合适的个体防护措施。
本品未列入中国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 版)、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 (2020)

#16: 其他信息

关于 “2. 危险标识” 章 (括弧) 内的情报说明:
在 GHS 区分判定下、国联劝告 GHS 改订二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GB” 没有采用区分该項目存在的场合、该不采用的区分、危险有害性、注意事项等用括弧做为参考情报记载。
参考文献: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 2 部分 编写细则》(GB/T 17519.2-2003)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ST/SG/AC.10/30)
《基于 GHS 的化学品标签规范》(GB/T 22234-20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
《化学品危险性评价通则》(GB/T22225-200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 通则》(GB13690-2009)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
填表部门:
京瓷株式会社 (KYOCERA Corporation) 成形材料技术组电子设备材料部
数据审核单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CNCIC) 化学品 HSE 事业部
修订说明:
本数据表用于一般的工业用途,所提供信息是为了确保产品得到合适的使用、处置。不是制造商的保证书。目前,它是根据可靠的参考数据和测试数据制成的。为需要者提供参考,请根据各自职责实际情况依据此资料制定合适的应对措施。
本文件记载了产品的安全信息。关于质量保证上的必要条件请参照技术资料、规格说明书等。
所有化学品都可能具有未知的有害性,使用时要非常小心注意。请各使用者有责任的设定安全的使用条件。如需更多的信息,请与京瓷株式会社 (KYOCERA Corporation) 进行联系。本文记载的内容建立在我司的最新知识、情报及试验的数据,有可能会进行修正。所记载的并非是保证性内容。

已启用
版本
1.0
初版日期
2022年9月28日
修改日期
2022年9月28日
过期日期
2027年9月28日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1日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