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剂 SamClean23

基本资料

料号
7Z215
SDS 编号
QLE-440
中文名称
清洗剂 SamClean23
英文名称
Cleaning Agent Samclean23
成分与浓度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二甲基亚砜 (DMSO) 67-68-5 NA 70-90%
乙醇胺 (MEA) 141-43-5 - 1-15%
有机碱 保密 - <5%
助剂 保密 - <5%
禁配物

NA

供应商

名称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传真号码 电子邮件
深圳市化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0755-23325616 518055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东区龙王庙工业区 6 栋 101 0755-23325616 service@samcien.com

化学品

# 料号 使用部门 属性 危险化学品
尚无任何资料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 化学品中文名:清洗剂 SamClean23
  • 化学品英文名:Cleaning Agent Samclean23
  •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 企业名称:深圳市化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企业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社区东区龙王庙工业区 6 栋 101
  • 邮编:518055
  • 联系电话:0755-23325616
  • 传真:0755-23325616
  • 电子邮件地址:service@samcien.com
  • 应急电话:0755-23325616
  •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本产品可作为激光释放材料清洗剂,无限制用途。

#2: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引起眼睛严重灼伤和皮肤腐蚀;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吞咽有害。

GHS 危险性分类

  • 急性毒性 (经口):类别 4
  • 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
  • 严重眼睛灼伤:类别 1
  • 呼吸道过敏:类别 1

GHS 标签要素

  • 象形图:(对应危险象形图)
  • 信号词:危险

危险说明

  • H302:吞咽有害
  • 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 H334: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 P210:远离热源 / 火花 / 明火 / 热表面 -- 禁止吸烟
  • P260:不要吸入粉尘 / 烟 / 气体 / 烟雾 / 蒸汽 / 喷雾
  • P261:避免吸入粉尘 / 烟 / 气体 / 烟雾 / 蒸气 / 喷雾
  •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戴防护手套 / 穿防护服 / 戴防护眼罩 / 戴防护面具
  • P285:如通风不足,须戴呼吸防护装置

应急响应

  • 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 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 淋浴
  •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1:如误吸入:如呼吸困难,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P342+P311:如有呼吸系统病症: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 P370+P378:火灾时:使用制造商 / 供应商或主管部门列明适当媒介灭火

安全贮存

  • P403+P235: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 P501:按照地方 / 区域 / 国家 / 国际规章处理内含物 / 容器

#3: 成分/组成信息

  • 单一物质 / 混合物:混合物


 

组分 (化学品名称)含量 (质量分数)CAS No.
二甲基亚砜 (DMSO)70-90%67-68-5
乙醇胺 (MEA)1-15%141-43-5
有机碱<5%保密
助剂<5%保密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 / 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 / 就诊。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就医。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 食入:如果患者清醒,使患者小口吞咽足够的水,不要催吐;不要给神志不清的患者经口喂食任何东西,使患者侧躺。立即就医。
  •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使用防护装备,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非易燃液体,无爆炸危险
  • 合适的灭火剂:水雾,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耐酒精泡沫
  •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 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如果操作无危险可以将容器从着火区移走;在保护区域或者安全距离喷淋水雾,冷却容器直至火熄灭。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 有害燃烧产物:碳氧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

#6: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理程序

配备耐酸碱防护服、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和橡胶手套。在清理时不可饮食或吸烟。确保泄漏区域充分通风。

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以及进入土壤。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配戴耐酸碱服、安全眼睛和防酸碱橡胶手套,避免眼睛和皮肤接触。防止化学品泄露、溢出和溅出。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气,长时间或重复性接触此物质。仅可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搬运后仔细清洗。

储存注意事项

采用密封包装在 5-40ºC 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存放。防止阳光直射。避免接触氧化剂、酸类物质、碱金属以及金属盐。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控制参数 (标准来源 GBZ2.1-2019)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化学品名称)MAC(最高容许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乙醇胺815 

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工程控制

  • 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
  •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
  •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

  • 呼吸系统防护:如果工作区域暴露限量超标,需戴上经批准的呼吸防护装置。如果有尘雾形成,并且工作区域未规定暴露限量,请采用合适的呼吸防护措施。
  • 手防护:使用橡胶手套和安全防护服。当手部皮肤有可能接触到该物品时,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可以提供足够的手部防护。在适用之前,需检验防护手套确保其符合特定的使用条件。遵守手套供货商的指示进行使用、储存、保管和更换。如果手套有任何损坏或破损,立即更换。
  • 眼睛防护:安全护目镜、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9: 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安全特征

  •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 pH:10-14
  • 熔点 (℃):<15℃
  • 沸点 (℃):189℃
  • 相对密度 (水 = 1):1.0-1.2 g/cm³ @ 25ºC
  •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2.7
  • 饱和蒸气压 (kPa):0.05
  • 闪点 (℃):>80℃
  • 自燃温度 (℃):不自燃
  • 爆炸极限 %(V/V):2.6-28.5%
  • 溶解性:溶于水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高温和禁配物接触。
  • 避免接触的条件:避免接触热源,火源和禁配物。
  • 禁配物:氧化剂、酸性物质、碱金属。
  • 分解产物:碳氧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

#11: 毒理学信息

  • 急性毒性:
    • LD50 经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28,300 mg/kg
    • LC0 吸入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4 h->5.33 mg/l - 粉尘 / 烟雾
    • LD50 经皮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40,000 mg/kg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未分入此类
  • 皮肤腐蚀 / 刺激性:皮肤 - 家兔,结果:轻度刺激 - 4 h
  • 严重眼损伤 / 刺激性:眼睛 - 家兔,结果:轻度刺激 - 24 h
  • 呼吸 / 皮肤致敏性:
    • 最大反应试验 - 豚鼠,结果:阴性
    • 局部淋巴结试验 (LLNA)- 小鼠,结果:阴性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未分入此类
  • 致癌性:未分入此类
  • 生殖毒性:未分入此类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 单次接触:未分入此类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 反复接触:未分入此类

#12: 生态学信息

其他信息水生环境危害

  • 静态试验 LC50-Danio rerio (斑马鱼)->25,000 mg/l-96 h
  • 静态试验 EC50-Daphnia magna (水溞)-24,600 mg/l-48 h
  • 静态试验 ErC50-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 (绿藻)-17,000 mg/l-72 h
  • EC50 - 活性污泥 - 10-100 mg/l-30 分钟

持久性和降解性

好氧的 - 暴露时间 28 d,结果:31%- 不易快速生物降解的。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未分入此类土壤中的迁移性:未分入此类

#13: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尽可能回收利用。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弃处置本品。

废弃注意事项

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14: 运输信息

  •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UN No):2922
  • 联合国运输名称:腐蚀性
  •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8
  • 包装类别:第 III 类包装
  • 包装方法:4L、20L 和 25 升塑料桶。
  •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15: 法规信息

  • 《危险化学品目录 (2022 年版)》:未列入
  •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2~30000.29):
    •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 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
    • 严重眼睛灼伤类别 1
    • 呼吸道过敏类别 1
  •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4 年版》:未列入
  •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7 年版)》:未列入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2015)》:列入,化学因素 (二甲基亚砜、乙醇胺)
  • 《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 (2023 年)》:未列入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 1 和第 2 批)》:未列入

#16: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免责声明

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基于我们能收集到的信息编制而成,然而,关于数据和对危害和毒性的评估不作保证。使用前,请调查危害和毒性信息,并优先考虑使用该产品的组织、地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考虑到安全问题,产品购买后应该立即使用。一些新信息或修正会后续加上。如果该产品在远超出预期使用时间后使用或者您有任何问题,请和我们联系。所陈述的警告仅仅适用于普通使用情况。如果是特殊使用情况,在普通安全措施外必须做好额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该注意到所有化学品都具有 “未知的危害和毒性”,在不同使用条件、储存条件下会差异很大。该产品从开封到储存到废弃整个过程须由熟悉专业知识、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使用或在专家指导下使用。每位使用者都有责任建立安全的使用环境。

已启用
版本
1.2
初版日期
2024年9月27日
修改日期
-
过期日期
2029年9月27日
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0日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