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
基本资料
- 料号
- 72291
- SDS 编号
- QLE-029
- 中文名称
- 盐酸
- 英文名称
- Hydrochloric acid
- 成分与浓度
-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盐酸 7647-01-0 NA 纯物质(成分百分比):35-38%;水物质(成分百分比)65-62% - 禁配物
-
- 金属。
- 碱(如氢氧化钠、胺)。
- 醛、环氧化物。
- 还原剂。
- 氧化剂。
- 爆炸物。
- 乙炔化物、溴化物、碳化物、硅化物。
- 氰化物、硫化物。
9.磷化物。
供应商
名称 | 联系电话 | 邮编 | 地址 | 传真号码 | 电子邮件 |
---|---|---|---|---|---|
尚无任何资料 |
化学品
# | 料号 | 使用部门 | 属性 | 危险化学品 |
---|---|---|---|---|
尚无任何资料 |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 |
盐酸(Hydrochloric acid) |
推荐用途 |
应用于太阳能光伏行业、半导体等电子行业 |
限制用途 |
— |
制 造 商 |
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地址 |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善丰路 168 号 |
电 话 |
86-512-65288111 |
传真 |
86-512-65287111 |
E-mail/邮箱 |
sales@jingrui-chem.com.cn |
Web/网址 |
Http://www.jingrui-chem.com.cn |
24H 应急电话 |
86-025-85477110 (I 级应急咨询服务) |
#2: 危险性概述
最重要危害与效应 |
健康危害效应 |
极具腐蚀性,会严重刺激鼻紫、喉咙、眼睛。高浓度暴露可能造 成致命的肺水肿、失明、牙齿糜烂。 |
环境影响 |
— |
|
物理性及化学 性危害 |
与金属接触会产当易然气体。 |
|
特殊危害 |
— |
|
GHS 危险性类别 |
皮肤腐蚀 类别 1B |
|
金属腐蚀物 类别 1 |
GHS 标签要素 |
危险性符号 |
|
警示词 |
危险 |
|
危害性说明 |
引起严重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可以腐蚀金属。 |
|
防范性说明 |
防止吸入蒸气。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
|
应急综述 |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引吐。 如进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戴隐形眼镜者应在前 5分钟后取下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眼睛。 |
|
主要症状 |
刺激感、哽噎感、咳嗽、灼伤、溃疡、肺水肿、皮肤炎、失明、牙齿变色、慢性 支气管炎。详见第 11 部分。 |
#3: 成分/组成信息
中英文名称 |
盐酸(Hydrochloric acid) |
同义名称 |
氢氯酸(Chlorohydric acid,Hydrochloric acid sloution,Hydrogen chloride,Aqueous hydrogen chloride,Muriatic acid,Spirits of salt) |
化学文摘登记号 |
CAS No.7647-01-0 |
危害物质成分 |
纯物质 (成分百分比):35.0-38.0%;水物质(成分百分比)65.0-62.0%。 |
#4: 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
|
|
污染的衣服,须完全洗净方可再用或丢弃。立即就医。 |
|
|
|
|
最重要症状 及危害效应 |
极具腐蚀性、可造成致命的肺水肿、甚至可致死。引起灼伤,甚至失明。 |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 |
应穿着 c 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
对医师之提示 |
患者吸入时,考虑给予氧气。避免洗胃及引发呕吐。 |
#5: 消防措施
适用灭火剂 |
此物不燃,如果四周着火,使用适当的灭火剂。 |
灭火时可能遭遇 之特殊危害 |
与金属接触会产生氢气。 |
特殊灭火程序 |
|
消防人员之 特殊防护 |
配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 |
#6: 泄漏处理方法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
配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 |
应急处置程序 |
限制人员进入,直至外溢区完全清干净为止。确定是由受过训之人员负责清理之 工作。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应急处置方法 |
●加仑桶或 20L 桶泄漏:控制泄漏源,漏液用砂土、化学品专用吸收棉吸 收或用水大量冲洗。 |
|
桶中的物料通过气动隔膜泵或手提泵移入洗净的空桶中。漏液用砂土、石灰、化学品专用吸收棉吸收围堵或用水大量稀释。 |
|
●生产设备管道泄漏: 1.设备紧急停车。 2.限制人员进入。3. 由设备操作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后用大量水稀释泄漏的盐酸并冲入污水管道,通知废水处理装置操作员及时加碱中和。4.由设备维修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后进行维修。 |
|
●槽罐泄漏:
警戒,疏散周围人员。 |
环境保护措施 |
|
泄漏盐酸的清 除、收容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
|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 的预防措施 |
— |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
|
储存 |
|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卫生措施 |
|
|
工程控制方法 |
|
|
控制参数 |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TWA |
— |
|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 STEL |
— |
|
最高容许浓度 MAC |
7.5 mg/m3 |
|
生物指针 BEI |
— |
个人防护设备 |
50 ppm 以下:戴含防 HCL 滤罐之化学滤罐式、动力型空气净化式、供气式、自携式呼吸装置。 未知浓度:戴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装置、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装置辅以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装置。 逃生:戴含防酸滤罐之气体面罩、逃生型自携式呼吸防护装置。 |
|
|
|
|
|
|
|
|
|
#9: 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质状态 |
液体 |
形状 |
无色或淡黄色具刺鼻味的发烟液 体 |
颜色 |
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 |
气味 |
刺激性呛鼻味 |
pH 值 |
1.1(0.1N 溶液) |
沸点/沸点范围 |
81.5-110℃ |
熔点/凝固点 |
-114.8℃(纯 HCl) |
n-辛醇/水分配系数 |
— |
分解温度 |
- |
闪火点 |
- ℉ - ℃ 测试方法: 开杯 (√) 闭杯 |
自燃温度 |
- |
爆炸界限 |
— |
蒸气压 |
100 mmHg@20℃ |
蒸气密度 |
1.268 |
密度 |
1.18(水=1) |
溶解度 |
全溶于水 |
#10: 稳定性及反应性
稳定性 |
正常状况下安定。 |
特定条件下 可能的危险反应 |
|
应避免之条件 |
避免过度高温(150℃以上)。避免与某些不兼容物(例如环氧化物)接触。 |
应避免之物质 |
|
危害分解物 |
无 |
#11: 毒理学信息
急毒性 |
咳嗽及呼及困难(50-100ppm);暴露时间过久可致鼻、喉灼伤及溃疡。 |
|
1000-2000ppm 下数分钟即可造成致命的肺水肿。但其症状(如呼吸急促) 之症状可能数小时后才出现。 |
|
|
高浓度的蒸气或雾滴皆会造成严重的刺激,引起灼伤,甚至失明。 |
|
甚至虚脱或死亡。吸入肺部会导致严重伤害及死亡。 |
|
LD50 |
(测试动物、吸收途径):900mg/kg(兔子,吞食) |
LC50 |
(测试动物、吸收途径):8300mg/m3/30min(大鼠,吸入) |
LDL0 |
81mg/kg(男人) |
LCL0 |
50 ppm/30M(人类,吸入) |
局部效应 |
1300ppm/30(人类,吸入) |
致敏感性 |
- |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
低浓度可使牙齿变棕色;皮肤红肿、疼痛,引起皮肤炎;并可能造成鼻及牙龈出血 或慢性支气管炎及胃炎。高浓度暴露可能造成牙齿糜烂。 |
特殊效应 |
450mg/m3/1H(怀孕 1 天雌鼠,吸入)造成胚胎中毒及发育不正常。 IARC 将之列为 Group 3:无法判断为人类致癌性。 |
#12: 生态学信息
可能之环境影响/ |
1.生物蓄积性:在体内不会蓄积。 |
环境流布 |
2.会渗透士壤中,会溶解士壤中的物质,尤其是碳酸盐碱的物质,就某些程度而 |
|
言,会被中和。 |
|
3. LC50(鲦鱼):21900ug/L/96H |
#13: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
#14: 运输信息
国际运送规定 |
— |
物品编号 |
联合国 UN/ID 1789 中国 CN/ID 81013 |
包装类别 |
Ⅰ类 |
本公司包装形式 |
500mlHDPE 桶(一托盘 30 箱)、4LHDPE 桶(一托盘 36 箱)、20LHDPE 桶(一托盘 32 桶)、200LHDPE 桶(一托盘 4 桶)、HDPE 立方桶、槽罐车 |
运输危险类别 |
8(腐蚀性物质) |
国内运输规定 |
|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 意事项 |
— |
#15: 法规信息
适用法规: |
|
#16: 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
|
备 注 |
※上述资料中符号“—”代表目前查无相关资料。 ※上述各项数据为收集目前相关数据编写而成,但未尽完善, 各项数据仅供参考。 ※使用者请依应用需求,自行负责判断其可用性,尤其需注意混合时可能产生不 同之危害, 使用者应自行负责其安全。 |
已启用
- 版本
- 1.0
- 初版日期
- 2015年10月1日
- 修改日期
- 2022年3月1日
- 过期日期
- 2027年3月1日
- 发布时间
- 2023年6月14日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