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TITE ABLESTIK 6202C-X
基本资料
- 料号
- 40716
- SDS 编号
- QLE-490
- 中文名称
- LOCTITE ABLESTIK 6202C-X
- 英文名称
- -
- 成分与浓度
-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羧基封端 -(2 - 丙烯腈与 1,3 - 丁二烯) 的聚合物与双酚 A 和氯甲基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68610-41-3 68610-41-3 NA 20-<30%、20-<25%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NA 0.1-<0.25% 双酚 A80-05-7 - 0.025-<0.1% - 禁配物
-
与强氧化剂反应。
与醇类和胺类发生反应。
与强酸反应。
供应商
名称 | 联系电话 | 邮编 | 地址 | 传真号码 | 电子邮件 |
---|---|---|---|---|---|
汉高粘合剂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 +86 (21) 2891 8000 | - |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张衡路 928 号 2B (即 1 幢) 105 室,201204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 | - | ap-ua-psra.china@henkel.com |
化学品
# | 料号 | 使用部门 | 属性 | 危险化学品 |
---|---|---|---|---|
尚无任何资料 |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LOCTITE ABLESTIK 6202C-X
推荐用途:环氧粘合剂
制造商 / 进口商 / 分销商代表公司:汉高粘合剂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张衡路 928 号 2B (即 1 幢) 105 室,201204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话: +86 (21) 2891 8000
传真: +86 (21) 2891 5137
电子邮件: ap-ua-psra.china@henkel.com
生效日期: 10.11.2022
应急信息: +86 21 2891 8311 (24 小时)
#2: 危险性概述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根据 GB 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危险分类 | 危险类别 |
---|---|
皮肤腐蚀 / 刺激 | 类别 2 |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 类别 2A |
皮肤敏化作用 | 类别 1 |
急性危害水生环境 | 类别 2 |
对水生环境有慢性危害 | 类别 2 |
标签要素根据 GB 15258-200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象形图
信号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 烟 / 气体 / 烟雾 / 蒸气 / 喷雾。
P264 处理后要彻底洗手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3+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 / 就诊。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 / 就诊。
P362+P364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废弃处置:
P501 在适合的处置和废弃设施内,按照可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废弃时的产品特性,废弃处置内容物 / 容器。
#3: 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信息:混合物
根据 GB 13690-2009 公布的有害物质:
有害物成分 CAS-No. | 含量 | GHS 分类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羧基封端 -(2 - 丙烯腈与 1,3 - 丁二烯) 的聚合物与双酚 A 和氯甲基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68610-41-3 | 20-<30%、20-<25% |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2A H319;皮肤腐蚀 / 刺激 2、对水生环境有慢性危害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2A、急性危害水生环境 2、皮肤敏化作用 1 H315 H319 H317 H401 H411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0.1-<0.25% | 有机过氧化物 D;对水生环境有慢性危害 1、急性危害水生环境 1、皮肤腐蚀 / 刺激 2、皮肤敏化作用 1 H242 H315 H317 H400 H410 |
双酚 A80-05-7 | 0.025-<0.1% | 急性毒性 5;经口、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 3、对水生环境有慢性危害 1、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1、急性危害水生环境 1、急性毒性 5;皮肤、皮肤敏化作用 1、生殖毒性 1B H303 H313 H318 H317 H360 H335 H400 H410 |
只有那些根据 GB13690-2009 分类为有害的物质才被列入该表格。关于危险性说明 (H 词组) 代号的全文请参考第 16 部分 “其他信息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清洗。涂润手霜。更换所有污染的衣服。必要时,看皮肤科医生。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10 分钟),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给氧,保暖。就医。
摄取:漱口,给饮 1~2 杯水。禁止催吐。寻求医生帮助。
#5: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物、刺激性有机物质、氮氧化物。
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灭火方法:避免存在明火和点火源。不得吸入蒸气和烟雾。
灭火注意事项:佩戴自给式呼吸设备。穿戴防护设备。
#6: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远离点火源和明火。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禁止排入下水道、地表水、地下水。任何未佩戴适当防护设备的人员,禁止进入泄漏区域,直至清理工作已经完成。穿戴防护设备。
消除方法:废弃物的处置参照第 13 部分。用惰性吸附剂 (如砂子,硅胶,酸性粘结剂,通用粘结剂,锯末) 吸收。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不得与其他泄漏物料混和。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严禁吸烟。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存在明火和点火源。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热源和直接光照处。保持容器密闭。请参阅技术数据表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有害物成分 | 国家标准 GBZ 2.1-2019 | ACGIH | NIOSH | OSHA |
---|---|---|---|---|
无定形二氧化硅 | 5mg/m³TWA 总粉尘 | 3mg/m³TWA 可呼吸颗粒物、10mg/m³TWA 可吸入颗粒物。 | 无 | |
二氯二甲基硅烷与二氧化硅的反应产物 | 8mg/m³TWA 总粉尘 | 3mg/m³TWA 可呼吸颗粒物、10mg/m³TWA 可吸入颗粒物。 | 无 | |
双酚 A | 5mg/m³TWA | 无 | 无 |
工程控制: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呼吸系统防护:如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内使用本品,应配戴经认证的带有有机蒸气过滤功能的呼吸器或面罩。
眼睛防护:佩戴有侧翼的安全眼镜。
身体防护:穿戴防护设备。
手防护:防化学手套 (EN374)。对短期接触或溅射情况 (推荐:防护系数最少 2 级,按照 EN374 相应的渗透时间大于 30 分钟): 腈橡胶 (NBR;>=0.4mm 厚度)。对较长的,直接接触 (推荐:防护系数为 6 级,按照 EN374 相应的渗透时间大于 480 分钟): 腈橡胶 (NBR;>=0.4mm 厚度)。信息来自于文献资料以及手套制造商提供的资料,或按照相似物质进行类推得出的。请注意在实际工作中,防护手套的工作寿命可能显著的缩短,低于 EN374 所确定的渗透时间。这是由于多种影响因素 (如温度) 确定的结果。如果有磨损和破缝,应更换手套。
其他防护:个人防护设备的选用必需至少遵守下列法律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个体防护设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9: 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安全特征
性状: | 液体 | 外观: | 黄色 |
---|---|---|---|
蒸发率: | 无资料 | 气味: | 无气味的 |
pH 值: | 无资料 | 熔点 (℃): | 不适用,产品是液体。 |
沸点 (℃): | 无资料 | 密度: | 1.1g/cm³ |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 | 无资料 | 饱和蒸气压 (kPa): | 无资料 |
闪点 (℃): | >107°C(>224.6°F) | 引燃温度 (℃): | 无资料 |
爆炸下限 %(V/V): | 无资料 | 爆炸上限 %(V/V): | 无资料 |
水中溶解度 | 不溶于 | 粘度: | 无资料 |
自燃温度:: | 无资料 | 可燃性:: | 无资料 |
辛醇 / 水分配系数: | 无资料 | 分解温度: | 无资料 |
VOC:
溶剂型胶粘剂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
装配业
溶剂型胶粘剂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类
装配业
,无资料 < 550g/l,GB 33372-2020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在推荐贮存条件下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温。
禁配物:与强氧化剂反应。与醇类和胺类发生反应。与强酸反应。
分解产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刺激性有机蒸气。
#11: 毒理学信息
毒理信息:无实验室动物测试数据。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信息:无资料
急性毒性:
有害物成分 CAS-No. | 数值类型 | 值 | 接触途径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LD50、LD50 | 11,000mg/kg、15,281mg/kg | 经口、经皮 | 大鼠、家兔 | 未规定、未规定 | |
羧基封端 -(2 - 丙烯腈与 1,3 - 丁二烯) 的聚合物与双酚 A 和氯甲基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68610-41-3 | LD50、LD50 | >2,000mg/kg、>2,000mg/kg | 经口、经皮 | 大鼠、家兔 | 未规定、未规定 |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LD50、LC50、LD50 | 8,080mg/kg、50mg/l、6,000mg/kg | 经口、吸入、经皮 | 4h | 大鼠、大鼠、家兔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1 (急性经口毒性)、equivalent or similar to OECD Guideline 403 (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2 (急性经皮毒性) |
双酚 A80-05-7 | LD50、急性毒性估计值、LD50 | >2,000-<5,000mg/kg、2,500mg/kg、3,000mg/kg | 经口、经口、经皮 | 大鼠、家兔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1 (急性经口毒性)、专业判断、未规定 |
皮肤腐蚀 / 刺激:
有害物成分 CAS-No. | 结果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无刺激性 | 4h | 家兔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4 (急性经皮刺激性 / 腐蚀性) |
严重眼睛损伤 / 刺激:
有害物成分 CAS-No. | 结果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刺激性 | 家兔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5 (急性的眼部刺激或腐蚀) |
呼吸或者皮肤过敏:
有害物成分 CAS-No. | 结果 | 测试类型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双酚 A80-05-7 | 非致敏性 | 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 | 小鼠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406 |
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491854 V001.9
微生物细胞突变:
有害物成分 CAS-No. | 结果 | 研究方法 | 代谢作用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双酚 A80-05-7 | 阴性的 | 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assay(e.g Ames test) | 有或没有 |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信息:禁止排入下水道、地表水、地下水。
生态毒性: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毒性:
有害物成分 CAS-No. | 数值类型 | 值 | 急性毒性研究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测试方法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LC50 | 110mg/l | 鱼类 | 96h | 胖头鱥 | 其他准则: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EC50 | >100mg/l | Daphnia | 48h | 大型溞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2 (蚤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EC50 | >100mg/l | Algae | 72h | 近头状伪蹄形藻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LC50 | 0.33mg/l | 鱼类 | 96h | 斑马鱼 (新名称:斑马鱼)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3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EC50 | 0.79mg/l | Daphnia | 48h | 大型溞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2 (蚤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EC50 | 0.48mg/l | Algae | 72h | 近头状伪蹄形藻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NOEC | 0.03mg/l | Algae | 72h | 近头状伪蹄形藻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双酚 A80-05-7 | LC50 | 4.6mg/l | 鱼类 | 96h | 胖头鱥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3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
双酚 A80-05-7 | LOEC | 0.000372mg/l | 鱼类 | 300d | 斑马鱼 | OECD Guideline Development 234(Fish Sexual Test) |
双酚 A80-05-7 | EC50 | 0.885mg/l | Daphnia | 48h | Acartia clausi | 其他准则: |
双酚 A80-05-7 | EC50 | 3.73mg/l | Algae | 96h | 其他: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双酚 A80-05-7 | EC10 | 2.1mg/l | Algae | 72h | 绿藻 (新名称:近头状伪蹄形藻)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201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
双酚 A80-05-7 | EC10 | >320mg/l | Bacteria | 18h | 恶臭假单胞菌 | DIN 38412,part 8(Pseudomonas Zellvermehrungshemm-Test) |
持久性和降解性:
有害物成分 | 结果 | 接触途径 | 测试方法 |
---|---|---|---|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酯 112-15-2 | 快速生物降解性 | 需氧的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301C (快速生物降解性:改进的 MITI 试验 (I)) |
双酚 A80-05-7 | 快速生物降解性 | 需氧的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301F (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 |
生物富集 / 土壤中迁移性:
有害物成分 CAS-No. | LogPow | 生物富集因子 | 接触时间 | 生物种类 | 温度 | 测试方法 |
---|---|---|---|---|---|---|
新癸过氧酸叔丁酯 26748-41-4 | 5 | 25°C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123 (分配系数 (1 - 辛醇 / 水),缓慢搅拌法) | |||
双酚 A80-05-7 | 5.1-67 | 42d | 欧洲鲤 | 25°C | 其他准则: | |
双酚 A80-05-7 | 3.4 | 21.5°C |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准则 107 (分配系数 (正辛醇 / 水),摇瓶法) |
#13: 废弃处置
产品处置:根据当地及国家法规进行废弃处置。
污染包装处置:使用后,含有残留物的试管、罐头、瓶子应作为化学污染废物,在指定的废物处理场所废弃处置。
#14: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类别: 9
包装类别: III
分类代码:
危害识别号:
UN 号: 3082
标识: 9
技术名称:对环境有害的液态物质,未另作规定的 (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环氧树脂)
海运 IMDG 分类:
类别: 9
包装类别: III
UN 号: 3082
标识: 9
EmS: F-A,S-F
海洋污染物: P
正确货物运输品名: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LIQUID, N.O.S.(tert Butyl peroxyneodecanoate, 环氧树脂)
空运 IATA 分类:
类别: | 9 |
---|---|
包装类别: | III |
包装说明 (携带): | 964 |
包装说明 (货运): | 964 |
UN 号: | 3082 |
标识: | 9 |
正确货物运输品名: |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liquid, n.o.s.(tert-Butyl peroxyneodecanoate, 环氧树脂) |
运输详细信息:在本部分,运输分类基本上适用于包装和散装货物。对于每单位或内包装液体净容积不大于 5 升以及固体净质量不大于 5 千克的容器,SP 375 (ADR)、A197 (IATA)、2.10.2.7 (IMDG) 豁免可能适用,这将导致对包装货物运输分类的偏差。
运输注意事项:交通运输需组照当地或者国家法规。确保容器不泄漏,坍塌,或在运输时被损坏。
#15: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 6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21 年 6 月 1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 年 10 月 27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四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 年 4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 年 12 月 4 日国务院第 32 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 年 7 月 29 日国务院第 54 次常务会议通过
#16: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27.12.2022
填表部门:中国区产品安全和法规事务
免责声明:
其他:该安全技术说明书仅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要求编写。它提供了该化学品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推荐了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本文中所含的信息不保证任何其它的产品特性。对于任何其它管辖区或国家的基本法律及出口法律的合规要求,不提供任何的保证。请在出口前确认该安全技术说明书提供的信息是否符合贸易双方所在管辖区的基本法律或其它法律要求。请联系汉高产品安全和法规事务部门获得额外帮助。本信息的公开是基于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及产品发布时的有关资料。仅从安全要求的角度描述产品,不担保任何其他的特性。本文中所含的各种数据仅供参考,并被认为是可靠的。对于任何人采取汉高公司无法控制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汉高公司恕不负责。自行决定把本品用在本文中提及的生产方法上,及采取本文中提及的措施来防止产品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人身伤害都是用户自己的责任。鉴于此,汉高公司明确声明对所有因销售汉高品或者特定场合下使用汉高产品而出现的所有问题,包括针对某一特殊用途的可商品化和适用性的问题,均不承担责任。汉高公司明确声明对任何必然的或者意外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都不承担责任。
第三部分词组代号解释如下:
H242 遇热可能起火。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3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360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说明已知的特定效应)(如果最终证明没有其他接触途径会造成这一危险,那么说明会产生这一危险的接触途径)。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01 对水生生物有毒。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已启用
- 版本
- 1.0
- 初版日期
- 2022年11月10日
- 修改日期
- -
- 过期日期
- 2027年11月10日
- 发布时间
- 2025年7月11日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