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onia HR TNT Reagent A
基本资料
- 料号
- FA-011
- SDS 编号
- QLE-382
- 中文名称
- Ammonia HR TNT Reagent A
- 英文名称
- -
- 成分与浓度
-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D - 甘露醇 69-65-8 C₆H₁₄O₆ 70-80% 亚硝基铁氰化钠 14402-89-2 Na₂Fe(CN)₅NO 10-13%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 2893-78-9 C₃HCl₂N₃O₃Na 10-13% - 禁配物
-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供应商
名称 | 联系电话 | 邮编 | 地址 | 传真号码 | 电子邮件 |
---|---|---|---|---|---|
哈希中国 | 400-686-8899,800-840-6026 | -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英伦路38号五层502室 | - | - |
化学品
# | 料号 | 使用部门 | 属性 | 危险化学品 |
---|---|---|---|---|
尚无任何资料 |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标识
其他辨识方法: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
仅用于实验室。
供应商信息
供应者地址:哈希中国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英伦路 38 号五层 502 室
联系电话:400-686-8899,800-840-6026
制造者地址:Hach Company, P.O. Box 389, Loveland, CO 80539, USA,+1 (970) 669-3050
应急咨询电话 - 中国:400-007-0792(国内 24 小时应急咨询电话)
化学品的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推荐用途:实验室试剂,氨氮测定。
限制用途:用于消费品;仅用于实验室。
#2: 危害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
固体,颗粒状,无气味。对皮肤有刺激性,有造成严重眼损伤的风险,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GHS 分类
急性毒性 - 经口 - 类别 4;急性毒性 - 吸入 (粉尘 / 烟雾)- 类别 5;皮肤腐蚀 / 刺激 - 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 类别 1;水生急性毒性 - 类别 2;慢性水生毒性 - 类别 2。
标签要素
信号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02 - 吞咽有害
H315 -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3 - 吸入可能有害
H411 -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P270 -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301+P312 -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30 - 漱口
P501 - 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厂处置内装物 / 容器
P304+P312 - 如误吸入: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280 - 戴防护手套 / 穿防护服 / 戴防护眼罩 / 戴防护面具
P302+P352 - 如皮肤接触:用大量的水和肥皂清洗
P332+P313 -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 就诊
P362+P364 - 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再次使用前清洗
P305+P351+P338 -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273 -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391 - 收集溢出物
物理危险:不适用。
健康危害
急性健康影响:有害。接触物质的影响(吸入、吞咽或皮肤接触)可能会有延迟性。如症状持续,呼叫医生。造成皮肤刺激(疼痛、发红和肿胀)。有造成严重眼损伤的风险。视力受损。
慢性影响:不适用。
环境危害
本物质为水污染物。应远离排水沟、下水道、沟渠和水道。减少用水以防止环境污染。对环境有危险。危害臭氧层。
其他危害:不适用
#3: 成分 / 成分信息
产品形态:混合物(无机盐混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组分 | 百分比范围 | 配方 | 分子量 | CAS 号 | EC 编号 (欧盟索引编号) |
---|---|---|---|---|---|
D - 甘露醇 | 70-80% | C₆H₁₄O₆ | 182.2 | 69-65-8 | 200-711-8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10-13% | Na₂Fe(CN)₅NO | 297.95 | 14402-89-2 | 238-373-9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 | 10-13% | C₃HCl₂N₃O₃Na | 219.95 | 2893-78-9 | 220-767-7 (613-030-00-X) |
#4: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的描述
一般建议:向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需要立即就医。
吸入: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出现症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至少 15 分钟。如刺激发展并持续,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求医 / 就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以上,包括眼皮下面。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冲洗时保持眼睛睁开。不要搓揉患处。
食入:不得诱导呕吐。清水漱口,然后饮用大量的水。不可对无意识的受害人经由嘴巴喂服任何东西。呼叫医生。
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建议
急救人员的自我防护: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衣物。穿个体防护服(参见第 8 部分)。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发红、灼烧、可能导致失明、可能导致眼睛发红和流泪、吞咽有害、吸入可能有害。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对症治疗。
#5: 消防措施
灭火剂
适用灭火剂:请使用适合当地境况与周遭环境的灭火措施。
不适用灭火剂:无资料
特别危险性
易燃性:根据 GHS 准则不归为易燃物。燃烧产生有毒烟雾。在火灾中,热分解可能产生刺激性和高毒性的气体。
爆炸性:根据 GHS 标准未作分类。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钠、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物。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特定 / 特殊消防措施:无资料。
消防员应穿戴的个体防护装备:消防员应穿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和全套消防装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6: 意外释放措施
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衣物。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足够的通风。
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建议: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容方法: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用机械方式清理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待处置。遵循环境法规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物体和区域。请参阅第 7 和第 8 部分所列明的防护措施。
清除方法:无资料
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无资料
其他信息:更多信息请参考第 8 部分、第 13 部分。
#7: 处理和储存
安全操作的预防措施
有关安全操作的建议:依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实践进行操作。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衣物。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一般卫生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衣物。佩戴适当的手套和眼镜 / 面部防护装备。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储存
储存条件: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干燥、阴凉且通风良好处。避免儿童触及。存放处须加锁。
禁配物: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8: 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 CAS 号 | 百分比范围 | 中国 | ACGIH TLV | OSHA PEL |
---|---|---|---|---|---|
D - 甘露醇 | 69-65-8 | 70-80% | - | 无资料 | -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14402-89-2 | 10-13% | - | TWA: 1 mg/m³ Fe | TWA: 5 mg/m³ (vacated);TWA: 1 (vacated);TWA: 5 mg/m³ mg/m³ *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 | 2893-78-9 | 10-13% | - | 无资料 | - |
注释:术语和缩略语参见第 16 部分
适当的工程控制:淋浴、洗眼台、通风系统。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需要防护设备。如果超过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可能需要通风和疏散。
手部防护:戴适当手套、防渗透手套。手套使用前必须检查。所选防护手套必须符合欧盟指令 2016/425 和由此衍生的 EN 374 标准。护肤脂可帮助保护皮肤的暴露部位。
眼面防护:紧密密封的护目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长袖衫。
环境接触控制:如果有大量溢出物无法被控制,则应通知当地管理机构。不得使其进入任何下水道、洒到地面上或进入任何水体。
热危害:正常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
#9: 理化特性
基本理化特性信息
物理状态:固体;外观与性状:白色颗粒;气味:无气味
分子量:不适用
pH 值:7(5%@20°C)
初沸点和沸程:无资料
蒸发速率:不适用
蒸气压:不适用
相对蒸气密度:无资料
比重:无资料
分配系数:log K ow ~ 0.08
土壤有机碳 - 水分配系数:log K oc ~ -0.03
自燃温度:无资料
分解温度:无资料
动力粘度:不适用
运动粘度:不适用
溶解度:
水溶性:完全可溶,160000mg/L(20°C/68°F)
在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无资料
金属腐蚀性:不适用(钢腐蚀速率、铝腐蚀速率均不适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不适用
组分 | CAS 号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 | CAA (清洁空气法案) |
---|---|---|---|
D - 甘露醇 | 69-65-8 | 无资料 | -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14402-89-2 | 无资料 | -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 | 2893-78-9 | 无资料 | - |
爆炸上限、下限:无资料
氧化性:无资料
堆积密度:无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反应性:不适用。
稳定性:正常条件下稳定。
危险反应:正常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
应避免的条件:无资料
禁配物:强酸、强碱、强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氰化物、氮氧化物、氧化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物。
#11: 毒理学信息
关于可能的接触途径的信息
吸入: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眼睛接触:严重刺激眼睛、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灼伤、可能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皮肤接触:造成皮肤刺激。
食入:摄入可能造成胃肠刺激、恶心、呕吐和腹泻、吞咽有害。
急性毒性
混合物:无资料。
成分急性毒性数据:
组分 | 端点类型 | 报道剂量 | 接触时间 | 毒理效应 | 主要参考文献和数据源 |
---|---|---|---|---|---|
D - 甘露醇(70-80%)CAS#:69-65-8 | LD50(大鼠经口) | 13500mg/kg | 无数据资料 | 无数据资料 | RTECS |
亚硝基铁氰化钠(10-13%)CAS#:14402-89-2 | LD50(大鼠经口) | 99mg/kg | 无数据资料 | 无数据资料 | LOLI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CAS#:2893-78-9 | LD50(大鼠经口) | 750mg/kg | 无数据资料 | 无数据资料 | ERMA HSDB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CAS#:2893-78-9 | LD50(兔子经皮) | >10000mg/kg | 无数据资料 | 无资料 | 无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CAS#:2893-78-9 | LC50(大鼠吸入) | 1.17mg/L | 4 小时 | 无数据资料 | IUCLID |
急性毒性未知:混合物中 0% 由未知毒性成分组成(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未知成分均为 0%)。
急性毒性估值:ATEmix (经口) 839.20mg/kg;ATEmix (经皮) 无资料。
皮肤腐蚀 / 刺激
混合物:无资料。
组分皮肤腐蚀 / 刺激数据: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基于现有的人类经验,对人体为皮肤刺激物(HSDB)。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混合物:无资料。
成分眼损伤 / 眼刺激数据: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基于现有的人类经验,对人体眼睛具腐蚀性(HSDB)。
呼吸或皮肤过敏: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混合物及成分致敏数据均无资料。
STOT - 一次接触: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混合物及成分特异性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数据无资料(除 D - 甘露醇有口腔暴露途径 LD 数据外,无明确毒理效应)。
STOT - 反复接触: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混合物及成分特异性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暴露数据均无资料。
致癌性: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混合物及成分致癌性数据均无资料。
组分 | CAS 号 | ACGIH | IARC | 国家毒理学计划 (NTP) | OSHA |
---|---|---|---|---|---|
D - 甘露醇 | 69-65-8 | - | - | - | -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14402-89-2 | - | - | - | -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 | 2893-78-9 | - | - | - | - |
致突变性: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
产品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数据(体外、体内):无资料。
成分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数据(体外):D - 甘露醇(70-80%),DNA 抑制测试,人体淋巴细胞,50mmol/L,致突变性测试结果为阳性(RTECS)。
成分生殖细胞致突变性数据(体内):无资料。
生殖毒性: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
混合物:无资料。
成分生殖毒性数据: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口腔暴露途径,TD Lo,老鼠,4000mg/kg,接触 9 天,对新生儿的影响(增长的统计数据、特异性发育异常等)(RTECS)。
吸入危害:基于现有数据,不符合分类标准。
#12: 生态信息
本产品含有根据 DOT 列为海洋污染物的化学品。
生态毒性
水生毒性未知:混合物中 0% 由未知水生环境危害的成分组成。
水生急性毒性(物质):
组分 | 接触时间 | 受试物种 | 端点类型 | 报道剂量 | 主要参考文献和数据源 |
---|---|---|---|---|---|
D - 甘露醇(70-80%)CAS#:69-65-8 | 96 小时 | 无数据资料 | LC50 | 5690000mg/L | ECOSARS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CAS#:2893-78-9 | 96 小时 | Oncorhynchus mykiss | LC50 | 0.25mg/L | PEEN |
D - 甘露醇(70-80%)CAS#:69-65-8 | 48 小时 | 无数据资料 | LC50 | 2020000mg/L | ECOSARS |
二氯异腈氰脲酸钠(10-13%)CAS#:2893-78-9 | 48 小时 | 大型溞 | LC50 | 0.28mg/L | ECHA PEEN |
D - 甘露醇(70-80%)CAS#:69-65-8 | 96 小时 | 无数据资料 | EC50 | 215000mg/L | ECOSARS |
水生慢性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混合物无资料。
生物累积性:材料不会生物累积。混合物无资料。
分配系数:log K₀₀~0.08
迁移性:土壤有机碳 - 水分配系数 log Koc~-0.03
其他有害影响:无资料
#13: 处置注意事项
处置方法
残留物 / 未使用产品带来的废弃物:按照当地规定处理。按照环境法规处置废弃物。
污染包装物:不要重复使用空容器。
#14: 运输信息
DOT
UN/ID 编号:UN3316
正式运输名称:CHEMICAL KITS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9
特殊规定:15
说明:UN3316, CHEMICAL KITS, 9, 海洋污染物 (亚硝基铁氰化钠)
紧急响应指南编号:171
IMDG
UN 编号或 ID 编号:UN3316
正式运输名称:CHEMICAL KIT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9
EmS-No:F-A, S-P
特殊规定:251, 340
IATA
UN 编号或 ID 编号:UN3316
正式运输名称:Chemical kit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9
ERG 代码:9L
中国
UN 编号或 ID 编号:UN3316
正式运输名称:CHEMICAL KIT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9
包装组:II
环境危害:是
海洋污染物:本物质符合海洋污染物的定义,本产品含有根据 IMDG/IMO 列为海洋污染物的化学品
说明:UN3316, CHEMICAL KIT, 9, II,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其他信息:This product forms part of a kit. In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relates to the kit as a whole. 如果该项目不规范,化学试剂盒的分类不适用。
#15: 监管信息
国家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危害因素目录已列入(吸入粉尘 / 微粒);职业病目录已列入(尘肺病)。
组分 | 类别 |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吸入粉尘 / 微粒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目录不适用。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不适用。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不适用。
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物品目录中 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STEL(短时间接触限值)无数据,最大限值 1mg/m³。
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不适用。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 (IECSC) 符合。
国际清单:TSCA、DSL/NDSL、欧洲现有商用化学物质名录 (EINECS)/ 欧洲已申报化学物质名录 (ELINCS)、韩国既有化学品目录 (KECL)、菲律宾化学品与化学物质列表 (PICCS)、TCSI、AICS、纽西兰化学品列表 (NZIoC) 均符合;ENCS 不符合。
国际法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鹿特丹公约均不适用。
#16: 其他信息
编制人:哈希产品合规部
签发日期:2019-03-11
修订日期:2024-07-05
修订说明:第 11 部分的参考源(第 11 部分:毒理资料)
安全数据表中所用缩写及简写之解释或图例
缩写 | 解释 |
---|---|
ACGIH | ACGIH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 |
ATSDR | ATSDR (处,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 |
CCRIS | CCRIS (化学致癌研究信息系统) |
CDC | CDC (疾控中心) |
CEPA | CEPA (加拿大环保局) |
CICAD | CICAD (简明国际化学评估文件) |
ECHA | ECHA (欧洲化学品局) |
EEA | EEA (欧洲环境局) |
EPA | EPA (环境保护局) |
ERMA | ERMA (新西兰环境风险管理局) |
ECOSARS | 由估算程序界面 (EPI) Suite Ô ECOSARS v1.11 估得 |
FDA | FDA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GESTIS | GESTIS (德国社会保险事故危险物质信息系统) |
HSDB | HSDB (有害物质数据库) |
INERIS | INERIS (国家环境与风险研究所) |
IPCS INCHEM | IPCS INCHEM (国际化学品安全方案) |
IUCLID | IUCLID (国际统一化学信息库) |
NITE | 日本国家技术与评估研究所 (NITE) |
NIH | NIH (国家卫生研究院) |
NIOSH | NIOSH (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
LOLI | LOLI (名单一览 - 国际化学品法规数据库) |
NDF | 没有数据 |
NICNAS | 澳大利亚国家工业化学品申报与评估署 (NICNAS) |
NIOSH IDLH | 对生命或健康有立即的危险 |
OSHA | OSHA (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
PEEN | PEEN (泛欧洲生态网) |
RTECS | RTECS (化学物质毒性影响数据库) |
SIDS | SIDS(Screening Information Dataset) for High Volume Chemicals |
SYKE | 芬兰环境研究所 (SYKE) |
USDA | USDA (美国农业部) |
USDC | USDC (美国商务部) |
WHO |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注释(第 8 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缩写 | 解释 |
---|---|
TWA | TWA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
STEL | STEL (短时间接触限值) |
X | 已列入 |
空出 | 这些值都没有官方地位。污染物的唯一结合水平是那些在最终的 OSHA PEL 列出。这些列表仅供参考。请注意,这些 "解放" 暴露在他们的国家规定的限制有一定的参考国家规定。 |
SKN* | 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 |
SKN+ | 皮肤致敏 |
RSP | 呼吸致敏 |
** | 危害指示 |
C | 致癌物 |
R | 生殖毒物 |
M | 致突变物 |
免责声明
用户责任:每个用户都应该阅读并了解此信息,并按照适用的危害传递标准和法规,将此信息纳入工厂安全计划。
此处所包含的信息均基于认定的准确数据。但对于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均无明示或者暗示性的保证。
HACH COMPANY ©2024
安全技术说明书结束
已启用
- 版本
- 1.3
- 初版日期
- 2019年3月11日
- 修改日期
- 2024年7月5日
- 过期日期
- 2029年7月5日
- 发布时间
- 2024年10月14日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