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过氧化氢

基本资料

料号
7Z050
SDS 编号
QLE-188
中文名称
31% 过氧化氢
英文名称
31% Hydrogen Peroxide
成分与浓度
成分 CAS No 化学式 浓度占比
过氧化氢 7722-84-1 NA 30-35
7732-18-5 NA 65-70
禁配物

禁配物:杂质、分解催化剂、金属、金属盐、碱有机溶剂、浓硫酸和还原剂。

供应商

名称 联系电话 邮编 地址 传真号码 电子邮件
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86-0512-52648000 中国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长春路101号 +86-532-83889090

化学品

# 料号 使用部门 属性 危险化学品
1 741 QC(品保) (QC)
  • 碱性
  • 易制爆
2 741 QC(品保) (QC)
  • 碱性
  • 易制爆
3 245654 FO (FO)
  • 碱性
  • -
4 245654 FO (FO)
  • 碱性
  • -
5 741 QC(品保) (QC)
  • 碱性
  • 易制爆
6 741 QC(品保) (QC)
  • 碱性
  • 易制爆
7 24092402 AB(封装) (AB)
  • 碱性
  • -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标识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适用规格: HPE31; HPO30; HPO31

同义词/别名:双氧水;

Hydrogen Peroxide, H₂O₂

CAS 编号: 7722-84-1

化学品的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 :

已确认/建议的用途

化学合成漂白剂消毒剂 水的净化

金属表面处理

企业标识

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长春路101号215537

电话: +86-512-5264-8000

传真: +86-512-5264-9000

www.ccpgp.com

SDS-Info@ccp.com.tw

应急咨询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86-532-83889090  (24h)

企业应急电话:+86-0512-52648000 (8:30-17:30; GMT+8)

#2: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液体   类别2 H272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 H302 吞咽有害

急性毒性-吸入   类别4 H332 吸入有害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1A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类别1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 类别4 H413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额外资料:

 

本产品分類是依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的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版) - 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 作为成产品的分类基础。其他危害是根据可靠数据和相关过氧化氢协会的专家意見來判断和分类。

标签要素

象形图

GHS03   GHS05   GHS07

警示词 危险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危险性说明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规定远离热源。禁止吸烟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采取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与可燃物/混合不要吸入粉尘/气体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急救中心/医生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医生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 粉末或水性喷雾灭火。

安全储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

物理和化学危险

有很强的氧化性

详细内容请见第9、10章。

健康危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吞咽有害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详细内容请见第11章。

环境危害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详细内容请见第12章。

其他额外资料 没有已知的资料。

#3: 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描述: 混合物: 由以下成分组成

· 危险组分:

7722-84-1

过氧化氢

30-35%

氧化性液体   类别1, H271;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1A, H314;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类

别1, H318;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 H302; 急性毒性-吸入 类别4, H33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H335;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 类别3, H412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2 页继续)

· 非危险组分:

物质名称:

 

CAS编号:

 

质量分数(%)

7732-18-5

65-70%

#4: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的描述总则

急救员本人的保护

中毒的症状可能会在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因此在发生事故之后起码要有  48  小时的医疗观察.

吸入:

供给新鲜空气. 如需要时使用人工呼吸. 让病人保暖. 如果症状持续则询问医生. 如遇病人呈现昏迷状态,请将病人侧卧等待运输。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身体受污染部位. 如果皮肤刺激持续,请谘询医生.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包括眼皮下部也要洗,至少20分钟。

马上召唤医生.

食入: 切勿引发呕吐;请马上寻求医疗的协助.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

刺激效应烧灼感 视力模糊

失明的风险呼吸困难黏膜刺激支气管炎恶心

胃部或肠道不适呼吸停止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对接触的治疗应该针对患者症状及临床情况对症治疗.

#5: 消防措施

灭火剂:水

根据当时情况和周围环境采用适合的灭火措施.

特別危险性

不可燃

因释放氧气而有助然效果.

可形成爆炸性的气体空气混合物.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保护消防人员特殊的防护装备: 穿戴保护消防服(包括消防头盔, 外套, 长裤, 靴子, 手套)。

额外的资料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个别收集受到污染的消防用水. 切勿让其流入污水系统.

#6: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带上保护仪器. 让未受到保护的人们远离. 让人们远离并留在向风的位置.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环境保护措施:

如果渗入了水源或污水系统,请通知有关当局. 用大量的水进行稀释.

切勿让其进入下水道/水面或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吸收液体粘合原料  (沙粒、硅藻土、酸性粘合剂、通用粘合剂、锯屑).

使用机械提起.

给现场通风。

根据第 13 条条款弃置受污染物.

小量泄漏: 可用纸、布料、锯末、吸油垫等吸收材料吸收泄漏液体。

大量泄漏:

筑堤围堵后废弃处置。

使用泵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泄漏物。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处理后应彻底清洁受污染的地面。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安全处置注意事项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切勿将残余物重注入储存的贮藏器内.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只能使用清洁和干燥器皿。

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

防止气溶胶的形成.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技术措施: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远离火源-切勿吸烟.防止热.

储存:

安全储存的条件:

为贮藏器提供通风装置.

以可将内压排除的方法关闭容器(例如: 泄压阀).

适用作贮藏器和导管的材料: 不锈钢. 适用作贮藏器和导管的材料: 铝.

经过认证HDPE规格置于阴凉处.

安全技术措施:

不需要。

储存的地方必须远离易燃物质.

有关储存条件的更多资料:防止污染.定期检查容器/贮藏的状态和温度。使容器密封.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程控制方法:

某些操作可能需要局部排气通风。

采取局部排风或其它工程控制手段来保持空气中的浓度在规定的暴露限值以下。

技术措施和适当的工序应优先于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容许浓度

(在 4 页继续)

·职业接触限值

7722-84-1 过氧化氢

PEL (TW)

PC-TWA: 1.4 mg/m³, 1 ppm

监测方法: 无资料。

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设备:

一般保护和卫生措施:

当处理化学物品时,应遵循一般的预防措施.

远 离 食 品、饮 料 和 饲 料.

在工作期间不要吃、喝、抽烟或吸入气体. 立即除去所有的不洁的和被污染的衣服. 避免和眼睛及皮肤接触.

休息前和工作完后请清洗双手.

请确保在工作的地方有清洗的设施.

呼吸系统防护:

如果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请使用适当的呼吸保护装置. 在蒸气/烟雾生成时需要.

短期过滤装置: 过滤器 A/ P2 过滤器 B

手防护:

保护手套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标准EN374或同等规格。

当注意到任何撕裂或外观改变(尺寸,颜色,灵活性等)时请立即更换手套。 手套的物料必须是不渗透性的, 且能抵抗该产品/物质/添加剂.

选择手套材料时, 请注意材料的渗透时间, 渗滤率和降解参数

手套材料

丁腈橡胶

聚氯乙烯 (PVC) 手套

氯丁橡胶手套在完全接触下:

该材料的推荐厚度:≥0.6mm

使用于泼溅接触:

建议材料厚度: ≥ 0.11 mm

选择合适的手套不单取决于材料, 亦取决于质量特征, 以及来自哪一间生产厂家, 因为该产品是由很多材料配制而成, 手套材料的抵抗力并不可预计, 所以, 必须在使用之前进行检查

渗入手套材料的时间

在完全接触下: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使用于泼溅接触:

溶剂渗透时间: >30 min

请向劳保手套生产厂家获取准确的破裂时间并观察实际的破裂时间

眼睛防护:

侧护罩的安全眼镜符合EN166,ANSI87.1-2010,或同等规格。

如果有可能發生濺汙,請佩戴全遮蓋面罩。

(在 6 页继续)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5 页继续)

皮肤和身体防护:

耐酸的保护性衣服

防护装备的类型必须根据危险物质在特定工作场所的量及浓度来选择。

#9: 理化特性

有关基本物理及化学特性的信息

一般说明

外观与性状 物态

 型状: 流体

颜色: 无色的

气味: 强烈刺激味

气味阈值 未决定.

· \pH値 在 20 °C: <5

条件的更改

熔点/凝固点: -27 °C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08 °C

闪点: 不适用的

易 燃 性 (固 体、气 体): 不适用的

分解溫度: 未决定.

自燃溫度: 该产品是不自燃的

爆炸的危险性: 该产品并没有爆炸的危险

爆炸极限:

较低: 不适用

较高: 不适用

蒸气压 在 30 °C: 24 mm Hg

·密度 在 20 °C: 1.115 g/cm³

相対密度 未决定.

蒸气密度 未决定.

蒸发速率 未决定.

溶解性

水: 完全可拌和的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未决定.

黏 度:

动态: 未决定.

运动学的: 未决定.

有机溶剂: 0.0 %

水: 65-70 %

其他信息 无相关详细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对热敏感。对光敏感

在规定的使用和储存条件下,该产品是稳定的。

(在 7 页继续)

CN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6 页继续)

危险反应

和杂质产生反应.

和一些金属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反应. 起光致反应.

与以下作用可能有起火或产生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危险:

及与以下作用有爆炸危险:杂质

分解催化剂金属

金属盐

有机溶剂浓硫酸还原剂

应避免的条件加热. 污染

pH值的变化

暴露于紫外线

禁配物:

油,强碱,氢化物,邻苯二甲酸酐,杂质,分解催化剂,有机硝基化合物,酸,碱金属盐,碱金属氢氧化物,还原剂,金属粉  末,重金属,可燃性物质,活性炭,金属盐类,有机物质,肼及其衍生物,过氧化物,高锰酸盐,碱金属,乙醛,磷,金属,金   属氧化物,醇,醛,强氧化剂,乙酸,氨,丙酮,铅,非金属,钾,碘化物,碱土金属,甲醇钠,醚,磷,有机溶剂,浓硫酸,非金属  氧化物,黄铜,过渡金属,苯胺,氧的氧化物。

危险的分解产物:氧气 蒸汽

#11: 毒理学信息

对毒性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组成数据: 70% H2O2 (CAS No 7722-84-1)

LD50(口服):801- 872 mg/Kg (US EPA Guideline PB82 -232984)

吞咽有害吸入有害

LC50(吸入)= >0.17 mg / L (US-EPA Vol 50 (§798.1150))

皮肤刺激或腐蚀:

来源: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 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于过氧化氢浓度 ≥20% 及 <60%:

眼睛刺激或腐蚀:

来源: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 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造成严重眼损伤

对于过氧化氢浓度 ≥20% 及 <60%:

呼吸或皮肤过敏: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致癌性: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生殖毒性: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接触):

对于过氧化氢浓度 ≥20% 及 <60%: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来源: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 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在 8 页继续)CN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7 页继续)

吸入危害:

根据现有数据,不能满足分类的条件。

基于此物质的物理特性,该产品没有吸入危害性。

主要的刺激性影响:

皮肤刺激或腐蚀: 在皮肤和粘膜上造成强烈的腐蚀性影响.

眼睛刺激或腐蚀:

强烈的腐蚀性影响.

强烈的刺激性和造成严重伤害眼睛的危险.

呼吸或皮肤过敏: 没有已知的敏化影响.

更多毒物的资料:

有害的 腐蚀性的刺激性的

吞咽该产品除了导致口部和喉咙出现强烈的腐蚀性现象之外,还有对食道和胃部造成穿孔的危险.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水生毒性: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混合物产品本身无可用数据。组成物质的现有数据列示如下:

LC50 (淡水鱼, 96hr ): 16.4 mg/L (OECD N/A; USEPA Guideline; 50% H2O2)

EC50 (半数效应浓度) (大型蚤, 48hr)= 2.4 mg/L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 N/A; USEPA Guideline; 50% H2O2)

NOEL (未观察到作用剂量) (大型溞, 21d)=0.63 mg/L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 N/A; ASTM Designation E 1193-9)

ErC50 (降低生长的EC50表达方式, 72hr): 1.38 mg/L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 N/A; Paris Commiss. guideline)

持久性和降解性

易生物分解

降解率:>99% (30 min,OECD 209)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生物蓄积的可能性不大。

分配系数, 正辛醇/水(辛醇l Log Pow):-1.57

资料来源:外部安全技术说明书

土壤中的迁移性 亨利常数 (H) : 0.00075 Pa m³/mol

额外的生态学资料:

总括注解: 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

其他副作用 无相关详细资料。

#13: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

不得与其他废弃物混合。

联系废物处置者以便获得有关再循环的资料.

禁止与家庭废物, 垃圾或其它固体废料ㄧ起处置. 禁止流入下水道.

任何废弃处置方法应该符合国家/区域/省别/地方法规。

受汚染的容器和包装:

建议:

彻底清除受污染的包装.   在进行了全面和正确的清洁后可以循环再使用.

必须根据官方的规章来丢弃.

(在 9 页继续)

CN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建议的清洗剂: 如有必要请使用水及清洁剂进行清洁.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

ADR, IMDG, IATA UN2014

联合国运输名称

ADR 2014 过氧化氢水溶液

IMDG, IATA HYDROGEN PEROXIDE, AQUEOUS SOLUTION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ADR

· 级别 5.1+8

· 标签 5.1+8
IMDG

Class 5.1/8
Label 5.1/8

IATA

禁止运输

Class 5.1 (8) 氧化性物质

· Label 5.1 (8)

包 装 类 别

ADR, IMDG, IATA II

危害环境:

海洋污染物(是/否): 不是

使用者的特殊防范措施 不适用的

危险编码: 58

EMS 号码: F-H,S-Q

Segregation groups  Peroxides

危险货物积载类: D

Stowage Code SW1 Protected from sources of heat.

Segregation Code SG16 Stow "separated from" class 4.1

SG59 Stow "separated from" SGG14-permanganates SG72 See 7.2.6.3.2.

(在 10 页继续)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9 页继续)

运输/额外的资料:

ADR

有限数量 (LQ) 1L

例外数量 (EQ) 编码: E2

每件内容器的最大净装载量: 30 ml

每件外容器的最大净装载量: 500 ml

运输类别 2

隧道限制码 E

IMDG

有限数量 (LQ) 1L

例外数量 (EQ) 编码: E2

每件内容器的最大净装载量: 30 ml

每件外容器的最大净装载量: 500 ml

IATA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禁止空运双氧水浓度大于40%。

UN "标准规定": UN 2014 过氧化氢水溶液, 5.1 (8), II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中须遵守ICAO 、IMDG 、RID 、ADR 、ADN相关规定。

确认司机了解所装货物的潜在危害并知道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下应该做什么。

在运输装载之前,检查容器有无泄漏;确保平稳、安全装载,以防止容器滑动、坠落和损坏。

#15: 法规信息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法规

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遵照了以下相关国家标准 : G B 1 6 4 8 3 , G B 1 3 6 9 0 , G B 6 9 4 4 , G B / T15098,GB18218,GB15258,GB190,GB191,GB12268,GBZ 2.1-2019, GB30000.2-29 以及相关法规:《危险

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简称 U N TDG)。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16: 其他信息

缩写:

ADR: 关于危险货物道路国际运输的欧洲协议 (European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Dangerous Goods by

Road)

IMDG: 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de for Dangerous Goods) IATA: 国際航空運輸協会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EINECS: 欧盟现有商用化学物质名录 (European Inventory of Existing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 ELINCS: 欧洲已申报化学物质名录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cal Substances)

ELINCS: 欧洲已申报化学物质名录 (European List of Notified Chemical Substances)

CAS: 美国化学文摘社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氧化性液体 类别1: Oxidizing liquids – Category 1 氧化性液体 类别2: Oxidizing liquids – Category 2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 Acute toxicity – Category 4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1A: Skin corrosion/irritation – Category 1A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类别1: Serious eye damage/eye irritation – Category 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Specific target organ toxicity (single exposure) – Category 3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 类别3: Hazardous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 long-term aquatic hazard – Category 3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 类别4: Hazardous 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 long-term aquatic hazard – Category 4

资料来源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  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

大多数毒理和生态毒理数据来自欧洲化学总署(ECHA)的公众传播网站。

(在 11 页继续)

CN

产品名称: 31% 过氧化氢 (31% Hydrogen Peroxide)

(在 10 页继续)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European Chemical Agency (ECHA)'s registered Substance: https://echa.europa.eu/registration-dossier/-/ registered-dossier/15701/1

EU Mandatory C&L Classification: https://echa.europa.eu/information-on-chemicals/cl-inventory-database/-/ discli/details/53297

The European Chemical Industry Council (CEFIC)'s Peroxygens Sector Group on classification & labeling: h t t p : / / w w w . c e f i c . o r g / D o c u m e n t s / I n d u s t r y % 2 0 s e c t o r s / P e r o x y g e n - S G / H2O2_classification%20and%20labelling.pdf

编写和修订信息:

本 SDS  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

写指南》(GB/T17519-2013)标准编制。

编制日期:2018-05-23

修订日期:2020-11-23

免责声明:

长春集团建议所有用户/客户/收件人仔细研读本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  并了解所有数据或与该产品相关的任何潜在危险。如果必要, 请与适当的专家咨询。此讯息是发自真诚的提供, 并且被认为是准确的发行日期。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不提供任何保证。客户 / 用户的责任之一在于确保他们使用此产品时遵守当地/区域/州别/省级/国家法律;在每个级别的法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客户/用户也有义务确认该产品是在安  全条件下进行使用, 因为其实际操作或使用条件并不在长春集团控制范围内。长春集团将不会对从其他地方取得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负责。如果您不确定手中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否为最新版本或从其他来源获得,请与我们联系,以获取最新版本。

CN

已启用
版本
1.0
初版日期
2020年11月23日
修改日期
-
过期日期
2025年11月23日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4日 14:26